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

日貨品質之真相

說到日本,有一個說法是說日本有工匠精神。然當真乎?事實是半個世紀前,日貨也是一如神州,以劣質見稱。比如說,六、七十年代日本生產之汽車,由私家車到貨車、巴士,無一不外形粗糙,彷如一堆爛泥。倘工匠精神是日人傳統,按理不該如此。至於品質之躍進,亦不過始於七十年代末。

在筆者看來,「架仔」本來就沒工匠精神,更無工匠文化。其品質管理原因很簡單,是建基於終身聘用制:此制,能確保員工坐於同一崗位三、四十年。如此自可工多藝熟。試想換轉是朋友閣下,做同一工序幾十年,哪裡會不熟手?

日本終身聘用制是起源於二次大戰後:當時日本經歷戰敗,百廢待興,不少人為生計徬徨,甚至有動亂可能。為便重建,又能穩定社會,「架仔」乃來個終身聘用制,保證員工生活著落,倘非特殊情形,絕不解僱員工。

終身聘用與舊時日本文化有關:古代日本到處地方勢力,各自盤踞——今日日本政界那些人,比如自民黨諸君,其家世,實是此一背景。地方勢力有時會互相打仗,為此,乃豢養一大堆職業武士。而為留住一眾武士,地方勢力甚而養他們一輩子——這也是終身聘用制之由來。

今日主要日企,比如三菱、住友、日立、東芝之類,實則是有著地方割據之影子:一個企業什麼東西也生產,由原材料到成品,一一包攬,甚至有自己銀行幫自己融資,又有物流公司幫自己運貨。即使是鬼子佬國家,這也是匪夷所思:八十年代美國曾學過日本,惟多年下來,徒勞無功,究其因,乃歐美諸國,無日本之背景也!

因之即使炎黃子孫走去學「架仔」,決不會學到什麼,蓋因歷史背景不同,文化也不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