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

明星立足觀乎自身

筆者撰文《外來片:水土不服》,指出過一些外來電影有水土不服之勢。當然不是說外來片一入中國,票房就不濟,而是要看哪些。倘是大片,即《侏羅紀公園》、《鐵達尼號》、《阿凡達》之類,在神州高票房易過借火。但荷里活也有一些爛片,比如《阿凡達》大收,就有人跟風,拍同類型作品。那些電影,連國產貨也比它們好。如是者,有否票房,很成疑問。

也即是說,電影與其他產品一樣,要夠好,夠獨特,才能在神州市場分一塊餅。否則的話,就要與山寨貨競爭,而一般情形下,猛虎不及地頭蟲──不打入也罷。

而明星也是。或是市場不發達之故,以往神州出產的明星,寥若晨星。故一些外來者尤其是港、台,哪怕是二、三、四線,一樣可獲高人氣。往日一些三色台藝人中,類似例子,也一大把。但今日三色台的二、三、四線藝人,要在神州撈甜頭,就不如往日般容易。何也?蓋今因神州,已出產了一大批高人氣藝人,且「倒瀉籮蟹」,加以像韓國等明星搶食,港星除非知名度極高,或者有獨特賣點,否則,根本立不了足。

在今日神州出高價聘用知名度高的港星,如梁朝偉、張曼玉之類,今仍在。但也有一些變成炮灰的例子──不計其數,按下不表。至於名導如杜琪峰、王家衛,在神州,一樣有價有市,但那些名氣不響者,一樣淪為炮灰。

聽說杜汶澤近年經常公開攻擊內地和內地影迷。筆者懷疑可能是杜本身兵敗神州在先──即無法在神州市場立足。因無市場,難在內地賺錢,於是杜懷恨在心,不斷發炮譏諷內地。倘杜的作品在內地有市場,如此攻擊,實是倒自己米,愚不可及也。

而這,亦是內地市場失敗好個案之一:因不合炎黃子孫之愛好,結果無法打入中國市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