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中西與中日

文化差異,是一個典型的學術議題。但此一議題不單單具學術性,就算在商業上,倘對文化差異有認識,在營商過程中,會減低不少阻力。

文化差異最明顯的莫過於飲食。誰都知道炎黃子孫吃的中餐,與西餐是兩回事。不過是否代表著炎黃子孫不愛吃西餐?非也!麥當勞、星巴克大模大樣賣西式貨,正為佐證;而子孫們吃飯好喝紅酒、啤酒,也是佐證。反而文化相近,同樣吃米飯的日本,壽司、魚生等菜式,在神州還不成主流。迄今筆者僅見一家大型的壽司店常大排長龍,其他的,基本不用等桌,甚而冷冷清清。

事實上中西文化雖有不同,也有不少相類似之處。舉例說,炎黃子孫比較個人化,較為自我,而這與歐美人性格差不多;炎黃子孫酷愛自己創業,而西方則已有不少像蓋茨、喬布斯這樣的商人;炎黃子孫不太歧視異性,女人在神州,一樣有個人發展空間。而炎黃子孫品味,也較在乎高貴和氣派。從愛好意式跑車、歐洲香水,到崇拜德國技術,再到喝紅酒、啤酒,在在反映西方的事物,在炎黃子孫間深受吸引。

反而日本則不然。第一,日本強調集體化,不強調個人主義;第二,「架仔」文化不鼓勵個人創業,人們只需在大企打一輩子工就可;第三,日本的包裝風格較兒童化,氣派不足;第四,性別歧視尚甚濃厚,如女人一結婚,就當全職主婦不工作。在中國,很多女人皆非如此。

因之在此點上,中日文化雖屬同一淵源,但內裡差異之處甚多。反而雖然中西文化不同,但不同之中,仍能找到相同之處。也難怪炎黃子孫對歐美的事物趨之若鶩──學蘋果、學麥當勞、學星巴克、學法拉利、學西門子......諸如此類,常不時出於炎黃子孫口中。而另一邊廂,大家卻甚少聽見子孫們說向日本學習的話──炎黃子孫確是不太哈日。

當說子孫們崇洋時,此「洋」也,是西洋而非東洋。

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

認識文化之異

有朋友問,何以常寫炎黃子孫的愛好?筆者覺得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中國儘管是個大市場,但不是每個外資都能成功,賺炎黃子孫錢。不成功例子有很多,然倘綜合起來,共通點得一個:這些外資,並沒真正掌握炎黃子孫愛好。不能掌握子孫們愛好,當然切不中需求。切不中需求,自然無法立足神州。

打個比喻:向一個不愛吃蘋果的人推銷蘋果,結果會如何?對方不愛吃蘋果,自不該賣蘋果給他。然而倘發現他原來愛吃西瓜,那就該提供西瓜給他;愛吃香蕉,就提供香蕉。

進一步講,外資進入當地,最大麻煩是文化差異。不同地方文化差異可以很大,中國與西方不說,就算是文化較接近的日本,中日間,也有許多不同之處。日資在神州失敗者頗眾,原因在於,表面上之相同,掩蓋了文化之不同。

筆者曾提到沃爾瑪。沃爾瑪按其實,是一個沒適應文化差異之典型。神州先不論,就如一些國家如德、韓,也是碰了一團灰而回。何也?沃爾瑪就是以為這些國家,其文化,與美國一模一樣。例如:他們不知當地人愛好是什麼;不知道當地人買東西講究是哪方面;又,不知道如何處理與當地客戶之關係。倘把自家文化生搬硬套到他邦,自然不會有好下場。

香港與神州之文化也是。很多外國人就是沒認識此一點。就算是國內,廣大炎黃子孫也是不清楚,香港人之愛好是不一樣:舉例香港人極度崇日,對子孫們可能難以理解;當炎黃子孫品牌一打入香港市場,也會不明白何以受到冷遇;而外國人,一看見香港人哈日,也可能誤以為,神州的子孫們也一樣哈日。然殊不知,非也非也!

肯德基家鄉雞也許對文化差異深有所悟,故而在神州,基本不賣家鄉雞──他們賣的是一些白粥油條、漢堡包、牛肉燒餅之類的東西!倘在香港?照賣炸雞可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