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

酒文化的轉變

在神州經常可以看見一些國酒的廣告,諸如五糧液、劍南春、國窖之類。這些酒的本質與昔日香港那些玉冰燒、玫瑰露、五加皮相類似,都是用稻穀之類的糧食作物釀成。之不過,當這些廣告一提到說是「男人的情懷」時,筆者必忍俊不禁。何也?蓋國跟香港一樣,這些酒,已淪為上了年紀的人之口味。而今日廣大炎黃子孫,也越加不愛好這些米酒,而轉投啤酒、紅酒之懷抱也!倘說這些米酒是「男人之情懷」,把之改成是「老伯之情懷」,可能還更貼切。

一個重要的證據是:筆者在神州,常路經一家頗大型之中菜館──不清楚是否連鎖經營。就眼所見的是,子孫們每次吃飯,喝的都是啤酒。倘是喜宴盛會,人們喝的,是紅酒──不一定是上等,只要是紅酒就可。至於那些米酒,喝者真是寥寥,都是老者居多,年青一代,一個也沒見過!

嚴格講啤酒屬國際化的酒類(雖乃產自德國),比較普及,子孫們愛飲,倒沒什麼稀奇。而儘管各國都有自己的啤酒廠,倘要在神州找正宗德國啤,也不難:一些大型超級市場就有售。這些啤酒款式甚至香港也找不到──香港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款。不知子孫們愛不愛這些正宗味道?不清楚,但既然能出售,估計該有市場。

而較高級的紅酒,子孫們就更喜歡。例如說,一些川菜館的食客,每次晚膳,都會拿起一瓶紅酒來下飯。傳統應該是麻婆豆腐、宮保雞丁配米酒,才是正宗,但新一代炎黃子孫卻不理,偏要配紅酒。而吃其他中菜,如江南菜等,也如是;至於高級場合,喝紅酒,就更是指定動作。

與啤酒不同,釀紅酒誠非簡單之事,要先講求葡萄的品質,然後再講釀造。因之國際上一般都是西方國家之紅酒,才受歡迎。據筆者所知,不一定法蘭西,其他國家如意大利、德國、澳洲以至南美也很有名。當然大城市隨街都會見到紅酒專賣店,只是不能確定貨品孰真孰假。然而到一些大型超級市場,來自這些國家的紅酒,種類也一樣多,甚至比香港還豐富:香港幾乎獨沽一味是法式紅酒,甚少意酒。但神州不但有法酒,意酒也多。

但這又是的,香港人哈日居多,可能喜歡日本「薩茄」,多於喜歡歐洲名釀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