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

德日大不同

以前曾有人拿德國來形容日本,說日本是亞洲德意志,此說不對:德國很多方面,其實是不像日本。

比如國土,德國嚴格上屬內陸國家:其邊境四分之三屬內陸,只有北部為海邊;日本則為島國,遠離歐亞大陸。地理上之不同,形成文化也有異:長期以來居於日本者基本僅一個民族,也即大和民族;德國人種複雜得多,如有東歐人、北歐人、法國人、荷蘭人等等。

筆者看過以前德國有支樂隊,其成員不但有德國人,尚有荷蘭人和匈牙利人。足球隊更加是:德國某些足球員名字是什麼斯基,擺明是東歐血統。

因人種複雜,德國文化與其他鬼子佬國家,基本大同小異;「架仔」則文化奇特,甚至無從學起。據說昔日鬼子佬探險家首次踏足日本,其中見到一荒唐事為男女共浴——德國人會乎?「架仔」之文化為武士道精神,德國人有乎?二戰後日本戰敗投降,很多「架仔」選擇切腹自盡;同樣德國戰敗,德國人則沒如此「騎呢」,蓋因德國發動二戰,純粹納粹黨之責任,無關民族性。

日本之獨特文化應用於商業,就自然產生一套獨特風格,也即巨企主導,終身聘用,年功序列等等。「架仔」一投身社會,就要打一家公司工,打到退休為止——謂之鞠躬盡瘁也。德國公司員工毋須如此:不滿意現狀,辭職轉工沒問題。日企大抵是巨無霸,像三菱,不止生產汽車,而是幾乎每樣東西都造,進而連金融、保險、房地產也搞;德國企業則一如西方他國,會專注生產一類東西——朋友能見平治有生產汽車以外之東西?

三菱員工可享有終身聘用作保障,平治則無。

既如此,倘拿德國人作比較來研究「架仔」,未免太可笑矣。

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

銀行生態之進化

但凡任何國家倘以工商業為基,通常會有銀行服務,向人貸款擴充生意。銀行最早可追溯至數百年前歐洲:如荷蘭、英國,皆以對外貿易見稱,故已有銀行開設。幾百年後,兩國之銀行已具相當規模,而其模式,甚至為別國所仿傚。

之不過在神州,在筆者看來,銀行此一行業,基本不值一提──神州銀行實質並非商業機構,一如英、荷,而是政府部門。莫說外資,即使大商人如馬雲,要獲銀行營業許可,機會基本是零。而不止此也,正常銀行貸款時,是會先檢視借款企業之背景,包括財政、業務、行業前景,故一般銀行,是樂見大型企業,而中、小企這些,則多不加包容。

很不幸神州之企業多以小企為主,且子孫們普遍好山寨,而正常之銀行,會放心放款,予這些山寨公司?這不同於日本:「架仔」普遍巨企為主,甚至擁有自己銀行,比如三菱。

換言之,傳統西方國家之銀行,一植根到神州,水土不服也!

也許正因如此,馬雲之淘寶網、支付寶,甚至自設貸款服務,借錢予各路山寨王擴生意──誇張一些,尚包括理財、保險這些。換言之,整個金融生態即使尚未被顛覆,影響力不可謂不大,進而連正式銀行,也不得不依賴淘寶。

炎黃子孫好山寨之性格,使神州之金融生態,與眾不同也:既然正宗銀行對扶持山寨王沒興趣,就借淘寶網之力,另闢一套。

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

小龍蝦,傳統味

在炎黃子孫市場,經常都可見有餐館售賣小龍蝦。什麼是小龍蝦?是一種類似龍蝦之水產,生活於淡水,惟比龍蝦細小。原來此等水產是出自美國內陸,後來傳到歐洲再到亞洲。在西菜裡,小龍蝦是常用之食材,惟在神州,吃小龍蝦,僅是近代之事。

在神州不同地域,會有不同反應。比如江南地區包括上海、杭州,吃小龍蝦者寥寥;反而內陸省份如湖南、湖北,則趨之若鶩。當地最常見吃法是以超辣汁烹煮,因之吃時,並非講究什麼鮮味,即小龍蝦本身,根本並非重點。

也難怪某些省份,小龍蝦並沒普及,而成主流。

只是在筆者看來,小龍蝦之市場,多少反映炎黃子孫吃飯,始終是很傳統:一些食材某些人不願吃,而就算吃,也要以傳統手法烹調才能──當然是中菜方式。神州一些地區吃小龍蝦,純粹是貪其汁味。倘小龍蝦是以西菜形式弄,子孫們一見,必大聲疾呼:「倒不如不吃。」

類似小龍蝦之例子也有不少:西蘭花本是產自歐洲,要近代才傳入中國,然炎黃子孫倘煮西蘭花,通常是獅子頭、松鼠魚之配菜;古時沒辣椒,要清朝才引入,惟吃法卻已中式化;西洋菜也是近代傳入中國,西餐生吃,炎黃子孫則清炒;馬鈴薯也是,蓋因此本乃由美洲傳入,惟炎黃子孫一吃馬鈴薯,通常是切絲下鍋炒。焗薯?No way!

因之嚴格說來,炎黃子孫吃什麼,都是傳統才合意。

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

電影、廣告、人妖

每逢暑假必是戲院旺季,神州也不例外。尤其是神州片,常會找來一大堆偶像明星參演,認為如此就可多些人入場——毫無疑問,神州土炮企業,是迷信明星效應。

這正好像百事可樂賣廣告般,本來僅一Michael Jackson而已,到慢慢,明星一大堆,分不清哪個跟哪個。究竟是賣產品,還是賣明星?似統統皆不是。

惟對廣大炎黃子孫,很多皆只看到表面,見到百事一大堆明星,便依樣畫葫蘆——賣手機,找一堆明星代言;賣食品,又一堆明星代言;進而賣汽車,也一樣明星代言。那拍電影?自然不會例外。

好像有什麼大製作,所有角色皆全明星出演,管它是主角或配角,或者只出鏡幾秒鐘那種;接著作品拍簡單些,或小成本,一樣明星掛帥,彷彿沒明星,就會沒票房般。怕不怕製作費超支?似乎不怕。

然荷里活電影光計大片,很少會起用一大堆明星助陣:比如《大白鯊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,有人能喚出主演者大名乎?《鐵達尼號》除男女主角,其他演員,有人能叫出其大名乎?這些大片主要賣點在於大製作、大場面,畫面夠震撼。有沒有明星,或有多少明星,皆非重點。何況起用明星,光片酬已吃了一大部分預算,全明星的話,就沒錢花在大場面矣。

對比荷里活,子孫們認真「騎呢」。

因之造星乃變成炎黃子孫最熱衷之投資,且近乎走火入魔:有些甚至狀似人妖,彷若一隻怪物。結果某軍官之孫,氣憤稱把這些「人妖」斥為女裡女氣——已有不少人不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