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

港商盡去矣

過往每逢度歲以後,都總會有炎黃子孫,南下到珠三角找工作。什麼工作?不就是工廠工之類,而這些工廠工,基本是出口加工那些。

然筆者也發覺此一場景,實已今非昔比。何也?皆因珠三角一帶工廠,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還,基本倒閉大半──倖存者固然有,惟即使還沒死,苟延殘喘而已。倘朋友對早些年珠三角工廠景況有印象,都會知道以前旺盛時,是訂單接也接不完。只是筆者知道之實情是,這些工廠就算2008年前,其盈利,僅相當於鹹豆之價錢。換言之,越做越艱難也!

今日這些剩餘工廠,尚是會貼街招請人,不幸求職者數目,實寥寥無幾也──炎黃子孫也知道行情,故找工時,會對此等工廠避之則吉,何況薪水方面也不吸引。

而且這些工廠中有一共通點,是不少乃港商。港商不吃香乎?確是如此,蓋因港商財力非但與國際大牌沒得比,連面對神州土炮,也日處下風。神州土炮企業一出手招聘,開出薪水時,通常不會吝嗇;而國際大牌因有財力,並不怕土炮之競爭。港商?可慘矣,皆因傷不起,倘自身盈利僅夠買鹹豆,額外薪酬開支,能負擔得起乎?

當然朋友可說,出口不成,轉攻內銷不就行。可惜此亦一條死路:神州市場基本是面子消費,捨此就「死慳死抵」。港商要鬥平?夠山寨狠乎?且能有錢賺?國際大牌尚有條件,皆因此中不少是名牌,給到炎黃子孫面子。反觀港商產品,有多少能予消費者面子?高不成,低不就,憑什麼攻內銷?

大概知自己什麼條件,不少珠三角港商也懂審時度勢,陸續退出,而退出後,甚至退休算數矣。

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

文化市場

在神州經常見到有一地方呼曰「文化市場」。什麼是文化市場?大概是各省市政府鼓勵,不少城市都有此集散地,售賣一些東西與文化有關,比如文房四寶之類。

炎黃子孫思想始終比較傳統,因之在搞文化、搞藝術方面,此等心態甚為明顯。比如在文化市場,常見到有攤檔賣字畫——檔主往往拿起毛筆,寫起大字。復古乎?的確如此,因倘拿起此等字畫一看,與古代文士之作品,有得比。

還有一種比較神奇:毛筆、字畫,可用水蘸一蘸,然後寫上大字,待一段時間乾透,字體消失,可另外寫一個。究竟此等產品是如何原理,或用什麼材料製造,沒探究,只是既然在神州市場隨處可見,估不會沒銷路。

除了字畫,文化市場尚有售賣一些檀木製工藝品,如珠串、梳、盤、碗之類。甚至玉器也有:這些產品當然是山寨貨,惟造起來,不無水準。大概是歷史問題:有些工匠之祖先,已經是造此等東西。

那鬼子佬藝術品有沒有?很不幸,沒有。然這不表示鬼子佬藝術品在神州,全沒市場,只是造西式東西,炎黃子孫無優勢而已。

這也反映出一樣東西:崇洋之外,某些方面子孫們,倒還是很傳統。